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进一步提高公共安全志愿者的综合素质,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推进志愿服务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探索以专业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的新路径,10月14日,由深圳市团校(深圳志愿者学院)主办,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承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协办的2023年公共安全志愿者系列培训班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开班。
深圳市团校六级职员邹冯平、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宣教中心副总经理刘丽、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团委副书记于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团委志愿实践部部长李文庆出席开班仪式,来自哈工大(深圳)的100名大学生志愿者踊跃报名参加本次培训。
还记得此前我们开展的两期志愿者公共安全课题专项培训活动吗?经过前两次培训活动,培训学员们的安全意识和急救技能都有所提高,学习效果显著,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希望能组织更多期有关公共安全的培训。为积极响应志愿者们的强烈呼声,进一步扩大志愿者受益范围,此次深圳市公共安全志愿者系列培训班第三期来啦!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志愿者培训班面向高校,首次将公共安全领域知识带入校园,针对志愿者工作需求,从理论知识、精神素养、实操技能三个方面展开授课,围绕安全意识、风险辨识、心理疏导、急救措施等专业知识设置相应课程内容。
本次培训邀请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经营发展中心总经理赖小林、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蔡宝珊、国家应急管理部安全与应急管理培训教师刘志赟、深圳市应急第一响应人导师张洁莹、中国蓝天救援队队员马彪等多位理论基础扎实、实战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进行授课。课程内容从《安全形势与风险意识培训》《公共安全事件中针对不同群体的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到《心肺复苏AED实操培训》《创伤包扎常见急症处置》《气道梗阻(海姆立克)急救法/溺水施救》等,层层递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方位响应志愿者培训需求。
在实操培训课程中,老师们以“知识讲授、现场演示、实践操作”的模式进行授课,并采用情景模拟教学的方式,通过模拟真实的救护过程,逐步讲解急救技能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并对学员进行“手把手”详细现场指导,确保每一位学员能够通过培训真正掌握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操作、心肺复苏法、海姆立克急救法、创伤包扎、溺水施救等应急救护技能。
哈工大(深圳)志愿者学员说:“这次培训的内容非常实用,不仅有理论还有实操,对于志愿者来说学习和掌握这些急救技能非常有帮助。”他表示,将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展现“以志为愿,勿忘心安”的哈工大志愿者风采,为志愿者队伍贡献青春力量。
维护公共安全不仅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安全与秩序,还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本次培训首次将公共安全志愿者培训带进校园,接下来,深圳市团校将继续做好各领域志愿者培训,充分发挥好深圳志愿者学院平台作用,助力深圳打造成为全国志愿者服务的示范之城,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